国际记者孙莹:敢于转型,习惯从零开始 | 深度营专访
11月8日是第19个记者节,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两周年生日。
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专访了十位新闻人,有卧底暗访的特稿偶像,有新锐媒体的视频先锋,有坚守扒粪的调查记者,也有转换战场的媒体新力量……
他们复盘过往,倾囊相授,为了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为了你们。
今日是第五期,专访北京时间视频新闻国际频道主编孙莹。
文 | 宋佳 微信编辑 | 陈静
孙莹的记者之路有些与众不同,情节密集,转折丰富,应了句“人生总是戏剧化的”。
记者二字,对孙莹并非只是轻描淡写的行业代名词,背后包含她的4次转型、7年求学、17年工作和正在行进的转型新挑战。
2002年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毕业至今,孙莹曾做过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新闻、南方都市报时政新闻、凤凰网国际新闻,现转向北京时间视频新闻国际频道。2004-2007年间,她赴美攻读硕士学位。
“为什么会选择记者这个职业?”18岁填报志愿时,孙莹还说不清内心究竟想要什么,“新闻学”是妈妈替她做出的选择。当真正开始新闻学习时,孙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每次提及“新闻”二字时,她眼中会闪烁着热烈的光芒,“新闻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多样性。”
本科毕业后,孙莹留任实习单位,做了一年财经新闻,随后,因对公共利益感兴趣,她转向做时政新闻,这是她记者生涯中的第一次转型。孙莹喜欢做时政新闻,她相信“民主来源于本地政治”。
干了两年,清楚了短板,孙莹搁下工作,做回学生,赴美国雪城大学纽豪斯新闻学院,攻读媒体研究硕士学位。求学伊始,许多美国同学能迅速理解的“梗”,对孙莹来讲,都是大难题。孙莹延续了自己作为记者的习惯,选择“记着”。她说,”那时网络不够发达,不懂的例子我只能上课快速记下来,下课赶快查。”
求学之余,孙莹还细心地记录下了自己眼中的美国同行与法律之种种,为了让更多国人了解美国传媒法律,她从零开始,结合课程,将自己所学点滴编译成书——《美国传媒人的法律读本:记者保护自己的权利》。
回国后,孙莹经历了一场纸媒变革,她离开广州,前往北京,成为一名国际新闻记者。报道过程中,孙莹走了很多地方:2016美国大选、叙利亚难民儿童、六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俄罗斯南部三地、一人写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三十周年回顾……她数了数,已经走过30多个国家。
2018年,视频新闻成为新生力量,孙莹转向北京时间,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中国视频新闻海外频道。面对第四次转型,孙莹再次从零开始,自学剪辑技巧,初试视频媒介,希望借助视觉更直观地呈现新闻。
回顾孙莹的记者之路,的确与众不同,四次转型背后,是四次充满未知的新征程,但她从未胆怯,也不后退,而是找准方向,适应转型,竭力前进。
或许就像孙莹曾经对深度营说的那样,记者就是要在一无所有的时候,自己想出办法来。
而我们最需要习惯的,就是从零开始。
▲ 北京时间视频新闻国际频道主编 孙莹
孙莹×宋佳
宋佳:从纸媒到视频媒体,您为什么选择转型?
孙莹:最开始正式接触记者这个职业时,我是一名“财经记者”,工作了一年后发现不适合,于是换了一家媒体,把报道方向转为时政新闻。我个人非常喜欢做时政新闻,它能够更多地引起民众对于公共利益的关注。
离开南都之后,恰巧赶上网易、凤凰、腾讯等一批商业网站开始做自己的原创新闻内容,各个网站都在组建自己的采访小组,结合我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和写作经验,我选择在凤凰网做国际新闻。
今年年初,由于商业网站的各个采访小组面临采访权限的收回,我再次调整工作,转到北京时间做视频新闻,对于我来讲也算是一种转型和挑战吧。
三分五十秒这句话我是要的
宋佳:您做国际新闻的经历中,“重返切尔诺贝利”非常值得一提,您最初如何选中这个选题的呢?
孙莹:当时绿色和平组织俄罗斯办公室为了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周年,举行了一个活动,想带媒体朋友们去俄罗斯南部重新回访受切尔诺贝利事件影响的地区。因为我连续6年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报道,和绿色和平的人一直比较熟,所以和他们进行联系,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行迹从俄罗斯南部布良斯克地区,到乌克兰基辅和切尔诺贝利。
宋佳:新人同学如何解决缺少人脉和资源这种困境呢?
孙莹:记者这个行业就是你要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自己想办法,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的。记者没有办法掌握每一个新闻事件的资源,但是你需要想办法来找,微博、微信、看知乎、问专家、各种搜索。
我最初报道联合国时,没有任何资源,也是买了一张机票到纽约后开始自己想办法,自己去探索咨询办理系列证件和手续。记者行业最经常做的就是从零开始,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就是要自己想出办法来。
宋佳:在报道“切尔诺贝利”时,在长途奔波的情况下,您是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兼顾出稿的速度和质量的?
孙莹:我在采访的时候,都一定会随身带笔记本,有些记者的习惯可能是先录音再进行整理,我也会录音,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随时记笔记,比如说“三分五十秒这句话我是要的”,这样的话,回来写稿我基本是对照着自己的笔记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思路,直接引语的话会回放录音再确认。除具体的引语外,一些细节和采访那一刻的感受,我也都会记到笔记上。
我写稿是比较快的,比如在报道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周转两个国家多个城镇,我在飞机上写稿、在大巴上写稿、在酒店里写稿,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写稿。我觉得写稿并不一定需要很强的仪式感,越是新鲜的记忆越是能够很好地记下来。
宋佳:这个系列报道五篇超过一万字,涉及十余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职业的采访对象,面对庞杂而繁多的采访细节,您是如何进行选择和呈现的?
孙莹:很多记者会面临这个问题:内容是我辛苦采回来的,我不舍得删。这种时候,一定要删。你采访的东西有十分,呈现出来的有七分,而读者真正理解到的,可能只有三分。可要可不要的信息,都不要。
如果你把所有冗余的信息都放上去,那么读者就无法抓到最重要的信息。你需要不断地在读者耳边重复最关键的信息,这样才能集中说好一个点,而不是什么都说有,却什么都不透。就像鲁迅先生曾说的话,“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宋佳:个人情绪有时会混淆记者对事实真相的判断,面对难以避免的主观情绪,您是如何确保自己的报道客观公正的?
孙莹:首先你要尊重事实,有经验的记者在新闻事件前往往都会有一个预判,但是,当你发现事实与预判不符时,一定要及时调整,随时准备好修改自己的预判。
记者写稿子不是为了传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呈现事实,不要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就去改变事实,或者选择性地报道事实,你需要有完整、严密、扎实的证据链。事实永远比观点重要。
视频也可以做深度报道
宋佳: 到北京时间做视频新闻,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型吗?
孙莹:是的,北京时间主要是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来进行视频新闻的生产,来到这里后,我的主要工作也由原来的文字记者转向视频新闻。
在做文字记者时,我会有自己的习惯的写稿方式,也很清楚如何才能做出一篇优秀的稿子。但是在做视频新闻后,我发现自己需要重新了解前沿的技术手段,才能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宋佳: 如何应对文字到视频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呢?
孙莹:最初有朋友让我来北京时间做视频的时候,我真的很慌,觉得已经做了十年的文字记者,又不太会剪视频,甚至平时在朋友圈看到视频的时候都不太会点开看。
但真正开始工作,逼着自己开始学的时候,就会发现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实际上还是很好玩的,我们以前习惯用文字来讲述,现在则是用画面来讲故事,而这种技术手段也恰恰是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主要负责一个新闻频道,将国内的一些新闻做成英文版,主要是针对海外受众,和之前的工作内容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变化。
宋佳:什么样的新闻适合用视频来呈现?
孙莹:视频新闻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最近的“万州公交车事件”,可能你看了很多文字稿,具体描述了司机和乘客的事情经过,但还是不清楚事情的经过具体是怎么样的,这种时候就非常需要视频来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呈现。
宋佳:视频媒介能否承载我们对新闻,尤其是深度报道的期待?
孙莹:我想视频也是可以做“深度新闻”的,这要看你拿到的“料”是什么形式的,是文字资料还是影像资料,如果是一些年报、报表,可能只能用文字来呈现。但如果涉及到人物的画面,比如你想呈现一个母亲和收养的孩子的故事,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镜头、剪辑和字幕,把人物的整个事件经过展现得非常漂亮。
再比如,当你对一个受访者展开追问,尤其是逼问受访者不想承认的事实时,用文字来描述可能只是一句“他矢口否认”,但视频可以让你清晰地看到受访者的反应和表现,可能是躲闪、含糊、不敢直视镜头,这些都能通过视频得到很好地呈现,视频同样可以做成很好的深度报道。
新闻行业的挑战是各种各样的,虽然形式有变化,但是记者对新闻内容的追求还是不变的。
宋佳:对刚入行记者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寄语?
孙莹:不要娇气。在我入行时,做记者先要去卖几天报纸,因为你要了解读者群体。接着,你要和老师跑三个月的突发新闻,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学会成长。另外,要学会适应自己的环境,随时随地去观察和记录。
重视实践,实战经验是第一位的,不能埋头书本,要多去找实习,一定要多实习。多去接触的新闻,去真正地到一家报社学习做新闻,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你想做好的这件事上,不要分散。
E
N
D
推荐阅读
“藏獒”记者刘万永:如果喜欢,新闻可以做一辈子 | 记者节专访
运营总监 | 何珊珊 视觉总监 | 戴雅婷
活动策划、统筹 | 图图
视觉组 | 戴雅婷、张遥、谢梓君
记者节系列专访将持续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